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鹏元”)在提交给监管部门的行业发展报告中表示,中国信用评级业面临十大难关,需要从市场需求、监管机构、游戏规则等多管齐下,建立一个“大国的评级业”。
该报告建议对已经占领中国2/3市场份额的海外评级公司在华业务进行合理限制。
变局
本土评级业谋崛起
2010年7月11日上午,中国评级机构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下称“大公国际”)在北京发布2010年国家信用风险报告和首批50个典型国家的信用等级,中国本币评级以AA+高于美国的AA级。
大公国际的评级结果并没有在国际市场的价格表现上产生多大影响,但其行业影响并不可小觑。
“不论你是否认同它的评级结果,至少它发出了一种不同的声音。”鹏元副总经理、评级总监周沅帆认为,多样化的声音要比三大机构的单一声音更利于市场。他的这种看法也得到一些国际同行的认可。
但是,鹏元提交的报告认为,三大机构在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地位由来已久,要打破这种垄断并不容易。
据NRSRO(全国认定的评级组织)统计,截至2008年6月,在全球市场,三大机构的评级数量占所有类别评级数量的90%以上,占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既是三大机构公信力堕落的过程,也是境外市场对评级业监管改革的过程。
无论是美国,还是欧盟,都在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的金融监管改革中对信用评级业进行了重新审视,并制定了新的监管规则。
美国监管部门进一步明确了NRSRO资格认定标准,同时批准LACE和Realpoint等7家评级机构进入NRSRO。而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今年6月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称,三大机构独霸全球市场,这很不正常,欧盟打算成立自己的评级机构,以打破垄断局面,加强市场竞争。
三大机构信誉被质疑,对于羸弱的国内信用评级业同样产生压力。鹏元报告认为,三大机构公信力下降必然会波及社会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信任,进而影响到本来就有所缺失的行业社会公信力。
据初步统计,目前国内从事信用评级业务的法人机构共116家,评级专业人员近2000人。
从业务构成和业务区域覆盖范围上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门从事当地贷款企业信用评级的地方性信用评级机构;另一类是资本实力较雄厚、各类评级资格较齐全的、具备在全国开展债券评级业务能力的信用评级机构,这类评级机构目前共有5家,分别是:鹏元、中诚信、联合资信、大公国际和新世纪(11.42,0.17,1.51%)。
而在并不成熟的中国信用评级市场,三大机构通过参股与合作,占据主要市场份额。
受监管部门资格许可的制约,除标普在短期融资券发行初期做过5单评级外,三大机构基本没有直接从事我国债券市场的评级业务,目前主要通过参股国内评级机构或与国内评级机构进行技术合作的方式在国内开展评级业务。
从2009年穆迪和惠誉所参股的两家国内评级机构业务开展情况上看,中诚信合计市场占有率达35%,联合资信合计市场占有率为29%,两家评级机构的业务范围包括企业债券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评级,合计市场占有率排在所有评级机构的前两位。
“次贷危机之后,社会各界对三大机构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对其不再盲目崇拜,这恰好有利于我国大力发展民族评级业。”周沅帆认为,目前信用评级市场需求正在形成一个新的高潮,而构建新型国际信用评级体系正在成为一种主流意识,也是本土评级机构崛起的良好时机。
前提
做大债市“蛋糕”
对于中国评级业,首先要解决的还是蛋糕问题。
鹏元在提交给监管部门的报告中,列举了中国评级业存在的十大问题及困难,首先就是有效需求不足。
债券市场的发展壮大带来的对信用评级的充分需求是三大机构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20年里,美国信用债券及衍生品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为其信用评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并且美国实行双评级甚至多评级制度,进一步扩大了信用评级业务的有效需求。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融资占比严重偏低。2009年我国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为18.49%(其中债券融资占比14.10%),远低于发达国家50%的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国80%的水平。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导致信用评级业务的有效需求受到抑制。
尽管近几年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推动下,中国企业(公司)债券市场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企业(公司)债券市场规模占GDP的比重不断增长,但仍严重偏低,2009年仅为7.21%,远低于2008年美国市场43.5%的水平。
今年7月,上证所总经理张育军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应该从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向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转型。他表示,国内的债券市场很小,而且无论是监管还是运行机制,都没有实现互通互联。
鹏元报告认为,扩大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一是要放松管制,加快债券市场化发行:门槛方面,放松对中小企业发债的限制,定价方面,逐步实现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二是大力发展交易所债券市场,积极扩大非上市公司债券进入交易所市场交易的规模,还可以积极鼓励境外机构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人民币债券。
就市场现状而言,鹏元报告认为,中国信用评级业还面临三大问题:市场地位低、同质竞争严重、评级收费过低。
目前评级机构市场地位依然较弱,在与债券发行人和其他相关中介机构的合作中,往往处于弱势,承销商往往是“总承包商”,而评级机构只是一个“小包工头”。况且现在的项目动辄采取招投标的形式来竞聘评级机构,更加恶化了评级业的形象和地位。
同时,债券品种的缺乏以及债券发行规模有限,导致了债券评级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在生存压力和同质竞争情况下,各种违规行为也日渐显现。
这些原因必然导致评级业务收费标准偏低,与评级机构的成本投入、所承担的责任以及评级工作的重要性明显不相称。
据介绍,目前一般每个债券评级项目的初评费仅为25万元,这还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行业会议上口头定的标准,在这之前甚至有公司仅收3万~5万元初评费;跟踪评级费最高也就5万元/年,一些项目还免收跟踪评级费。
据统计,在债券融资中,作为重要的中介机构之一,评级机构评级费用约占债券总融资费用的0.42%,几乎是债券发行中所有中介机构中收费最低的。
垄断
国际评级霸权渗透
在有限的市场,业务却又存在高度集中。
从2009年已发行债券上各评级机构市场占有率看,中诚信、联合资信和大公国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5%、29%和22%。
鹏元报告认为,信用评级的垄断在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市场上尤其明显。据统计,2009年我国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评级市场中,中诚信和联合资信市场占有率均处于前两名,按期数计算,两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64.37%和79.55%,按规模计算,两者累计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72.20%和78.09%。
上述报告称,从美国经验来看,三大机构长期在评级市场中的高度垄断地位导致了其话语权的空前强化,从而导致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过于依赖其评级结果。而次贷危机爆发后,三大机构大范围、过度地下调证券信用级别,使得投资者纷纷抛售,造成了剧烈的市场冲击。
鹏元报告认为,三大机构通过参股或技术合作对我国评级市场的高占有率还导致另一个问题:国际评级霸权渗透。由于评级技术和评级经验具有较强的地域性,而三大机构的评级技术未必适应中国市场,在中国市场推行三大机构的评级方法和体系有可能影响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评级技术体系的建立。
报告提醒,市场做大的同时,中国评级业应吸取教训,降低行业和某些业务如短期融资券评级和中期票据评级的垄断程度,多认可几家评级机构,适当引入竞争。